守望者塞林格(J.D. Salinger)去了,在自我封闭的大半生中,坚守着自己的信念!初读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(The Catcher in the Rye),已经是十几年前了,那时候正是风华正茂、大把的好日子可以挥霍,如今,却已现老朽之态。
记得当时书的前言中介绍塞氏生平,说他成名之后隐居乡间,为自己造了一个只有一扇天窗的水泥斗室作书房,每天早晨八点半带着饭盒入内写作,直到下午五点半才出来,任何人都不准进去打扰他,如有要事,只能用电话联系。精益求精,追求完美的他,十年只出版两个中篇集和一个短篇集。(呵呵,这和目下起点中文网的大神们日码数万字比起来可差远了。)这段介绍看得人真是非常神往啊,什么时候,我也能这样过日子啊!不过,我宁愿将水泥斗室,换成小椴那样的“蜗居”……
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当时读书时的摘录:
1:他们因为疯狂的爱着自己,也就以为人人都疯狂地爱着他们,人人都渴望着替他们当差。
2:你不管做了什么,如果做得太好,一不警惕,就会在无意中卖弄起来,那样的话,你就不再那么好了。
3:精神分析学家威尔罕姆·斯塔克尔说:“一个不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的死去,一个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的活着。”
4:不到你开始做的时候,你怎么知道自己打算怎样做?
……
不错,我看过
这本书的评价真的是很好,最纯洁的心灵乐园,改天一定要好好看看。
貌似我应该好好读一下这个书,很久很久之前就已经知道并且关注本书,但一直都没有空去读,真是惋惜。。。
博客就是你的书房啊,就看你怎么做了,哈哈!
@朱芳文 这个“书房”私密性太差,离塞氏离群索居的榜样太远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