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鹿鼎记》第四十六回“千里帆樯来域外;九霄风雨过城头。”林兴珠向韦小宝谈起当年郑成功攻取台湾的往事。为了讨好施琅,对韦小宝道:“施军门两次攻台湾,功劳实在大得很。当年国姓爷会集诸将,商议要不要跨海东征,很多将官都说台湾天险难攻,海中风浪既大,红毛鬼子又炮火厉害,这件事实在危险。但陈军师和施将军极力赞成,终于立了大功。”下文中施琅对韦小宝说:“那一次卑职奉命驻守厦门,没去台湾。”
按:《清史稿·列传四十七·施琅传》载:“顺治三年,师定福建,琅从芝龙降。从征广东,戡定顺德、东莞、三水、新宁诸县。芝龙归京师,其子成功窜踞海岛,招琅,不从。成功执琅,并絷其家属。琅以计得脱,父大宣、弟显及子侄皆为成功所杀。”如上所言,施琅降清是在顺治三年,而郑成功攻取台湾是在顺治十八年,施琅怎么可能与“陈军师”力排众议,“极力赞成”郑成功攻台呢?下文的“那一次卑职奉命驻守厦门,没去台湾。”更是不知所云了。
需要说明的是,《清史稿》成书于战乱频仍、政治昏暗的一九二八年,无论物质条件的准备,还是编纂人心境的纷扰,都不适合进行这样一个浩繁的工程。所以《清史稿》远非一部最终定稿的史书,其中颇多谬误。如上文所引的施琅传,“顺治三年,师定福建,琅从芝龙降。”就是一处明显的错误。同为《清史稿》,在列传十一提到施琅降清,却是这样说的:“(顺治)六年,成功遣其将施琅等陷漳浦,下云霄镇,进次诏安。”顺治六年,郑成功还遣施琅“陷漳浦,下云霄镇,进次诏安。”《施琅传》怎么又说“顺治三年,师定福建,琅从芝龙降。”呢?列传十一下文又说“(顺治)七年,成功攻潮州,总兵王邦俊御战,成功败走。攻碣石寨,不克,施琅出降。”施琅降清,又变成顺治七年了!
那么,施琅降清究竟在什么时候呢?翦伯赞主编的《中外历史年表》集中人力,综合故纸,得出的结论很清楚:“辛巳。清顺治八年;明永历五年。四月,郑成功部将施琅叛降于清。”
综上所述,郑成功取台湾是在顺治十八年,即永历十五年。施琅降清是在顺治八年,即永历五年,其间相隔已整整十年,施琅是不可能与“陈军师”力排众议,“极力赞成”郑成功攻取台湾的,更不会“奉命驻守厦门,没去台湾。”
顺便一提,《鹿鼎记》第四十六回也提及黄梧此人。蔡东藩所著《清史演义》第十九回“李定国竭忠扈驾;郑成功仗义兴师。”中说:“忽接到数处警报,海澄守将黄梧及旧部将施琅,俱背郑降清,清兵三路攻滇,成功不觉大愤,忙将舟楫修竣,扬帆再出。”其实黄梧降清是在顺治十三年,即明永历十年,与施琅降清相差五年,扯不上什么关系的。《清史稿》有如下记载:“十三年六月,成功将黄梧、苏明、郑纯自海澄来降,移军次漳州。(列传三)”“成功以军储置海澄,使王秀奇与黄梧、苏明同守。梧先与明兄茂攻揭阳未克,成功杀茂,并责梧。梧、明并怨成功,俟秀奇出,以海澄降济度。诏封梧海澄公,驻漳州,尽发郑氏墓,斩成功所置官。(列传十一)”“黄梧,字君宣,福建平和人。初为郑成功总兵,守海澄。顺治十三年,梧斩成功将华栋等,以海澄降。大将军郑亲王世子济度以闻,封海澄公。(列传四十八)”《中外历史年表》中也说“丙申。清顺治十三年;明永历十年。六月,郑成功部将黄梧叛降于清。”
所以说,还是孟老夫子说得对:尽信《书》,则不如无《书》。武侠小说之不为“正人君子”所齿,它经常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是否也是原因之一呢?想想还是古龙聪明,撇开历史,天马行空,少了很多麻烦,即不用写的时候拼命找资料,又免得稍有疏忽即遭诟病。
脱开历史,也太炫了,至少我不喜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