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草啦!什么时候拔草呢?
2007/12/09 - - 1 条评论

金庸先生的《书剑恩仇录》书末,陈家洛与群雄在回人的指引下来到香香公主墓前,准备将她的玉体移葬翡翠池,岂料掘圹只见香魂无踪,只遗一滩碧血,一块温玉。众人惆怅良久,唏嘘不已,正当搬土填坟之时,一只玉色大蝴蝶在坟上蹁跹起舞,引得陈家洛睹物思人,有感而发,提笔蘸墨,先写了“香冢”二字,继而略一沉吟,写下铭文一首,其词曰:
“浩浩愁,茫茫劫,短歌终,明月缺。郁郁佳城,中有碧血。碧亦有时尽,血亦有时灭,一缕香魂无断绝!是耶非耶?化为蝴蝶。”

这段文字缠绵悱恻,沉痛哀婉,读之令人肠断,掩卷遐思,神飞意驰,不能自已。以致许久之后,还常常翻阅,心默诵之,既长太息于其情不可灭,又有感于金庸先生文字之美。
近日寻览旧书,信手一翻,忽于一清人笔记中发现一段记载,说得正是“香冢”的来历。金庸先生笔下令我辗转反侧,吟诵不休的一首短铭,竟然借鉴自此处,今日之我方知浅薄,不禁有恍然之感,现将这则笔记抄录于下,以飨同好:
“京师南下洼之窑台,在陶然亭东,其地有香冢、鹦鹉冢。相传香冢为张春峐侍御瘗文稿处,鹦鹉冢则瘗谏草处也。香冢铭曰:“浩浩愁,茫茫劫,短歌终,明月缺。郁郁佳城,中有碧血。碧亦有时尽,血亦有时灭,一缕烟痕无断绝!是耶?非耶?化为蝴蝶。”又诗云:“萧骚风雨可怜生,香梦迷离绿满汀,落尽夭桃又秾李,不堪重读瘗花铭。”
后生如我,终于有幸于一百几十年后拜读此文,寂夜遥想,举杯邀月,与古之性情中人悠然神交,真不枉为此铭一恸!

按,香香公主的故事显而易见脱胎于香妃的传说。据野史记载,清乾隆年间,回疆天山脚下有个奇女子,不但容颜娇美,而且体生异香,如兰似麝,令人沉迷难舍,人们都称她为“草原上的明珠”。这个令人着迷的姑娘名叫沙天香,出生在天山南麓的阿克苏。后来沙天香嫁给了巴图尔汗国的年轻国王霍吉占,是为香妃。

当时新疆以天山山脉为界,北疆大部分地区为剽悍的蒙古人所据,他们野心勃勃,不服管束,多次挑起战端。南疆的巴图尔汗国则一直拥护清廷,经常接待清廷的使臣。其中有的使臣曾有幸一睹香妃的容貌,惊为天人,回京之后大加渲染,交赞不绝。乾隆皇帝闻言怦然心动,秘嘱出征北疆的将军兆惠:“朕有意一睹南疆香妃芳容。”兆惠心领神会,剿平北疆叛乱之后,在回师路上,出其不意,一举荡平巴图尔汗国,掳香妃还朝。乾隆得此一妃,果见其不同凡响,欲求亲近;香妃却暗藏匕首,只求以死明志,绝不愿被玷污。乾隆因此食不甘味,夜不安寝,引起了汉族宠妃银妃的嫉妒。女人的妒火能烧死一头大象,银妃害怕失宠,便向皇太后屡进馋言,说香妃暗藏匕首,以图对皇上不利。三番五次,皇太后听得多了,不免起疑,为了大清的江山,宁可错杀,决不放过。趁乾隆前往郊外祭天之机,赐香妃三尺白绫,一烬香魂就此断绝。

此外,据史料记载,另有一个香妃,与乾隆皇帝甚是相得,封为容妃,琴瑟和鸣,一直活到五十余岁才去世,葬于清东陵。她生前居住的宫室,是乾隆皇帝专为她在圆明圆内修建的,仿伊斯兰风格,极尽烜妍,只可惜后来付之一炬,后人不得一见。小子曾在一本书内的彩页上见过当时西洋人为香妃画的一幅小像,容貌清秀,与汉人女子无异,并不象某些书中渲染的那样,碧眼高鼻,颇多西域人的特质。
两个香妃,此“香”是否彼“香”,犹如水中望月,镜中窥花,不勘追问了。

  1. 这样的故事或者只有听说了

香香公主考 | 造物虚生之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