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草啦!什么时候拔草呢?
2009/02/16 - - 3 条评论

古人的迷信,有很多现在看起来不觉得愚昧,而是很搞笑。最近看清人笔记,有这么一则记述,说京师黄教喇嘛有种治病良药,叫阿肌酥丸,又叫子母丸,形如绿豆,色如丹砂。这种药奇就奇在还分公母,取一公一母两丸,放在干净的瓶子里,密封瓶口,供养在净室内,每日清晨焚香祷告,七七四十九日后,就可以生出满满一瓶子丸药来。末了笔记作者还煞有介事的说曾亲眼在某天子近臣处见过此药。神物就是神物,繁殖能力还蛮强的啊,看来药丸是不搞计划生育那一套的,呵呵,搁在现代,那真是无本万利的买卖。[……]

继续阅读

高云乡,民国时人,生平不详。上海书店《丛书集成续编》收有《高云乡遗稿》数卷。俗话说内事不决问密友,外事不决问百度。高云乡其人,即便无所不知的搜索引擎也不甚了了。

云乡曾经做过生意,估计世道不景气或是缺乏商业头脑,总之从商不成,跑去做了童子师。所谓童子师,在那个时代可能就是私塾先生,好在他喜欢读书学习,当时时髦的外国译本小说读了不少,诗词古文也是不在话下,区区几个黄口小儿还是教得来的。可能是结巴这个毛病害了他,有一年居然失业在家,想来这是理所当然的吧,为人师表者在讲台上期期艾艾说不清话,岂不误人子弟!失业原本是意料中事。

这位云乡先生估计家道也还殷实,失业在家依旧一副雍容闲雅的风度,[……]

继续阅读

近年来盗墓小说甚嚣尘上,沸沸扬扬,我也未能免俗,在好奇心驱使下,上卓越网买来了大名鼎鼎的《鬼吹灯》和《盗墓笔记》。那几天家里正好停电,点着蜡烛看完了《盗墓笔记》,可能是我神经过于麻木,一点儿都没吓着我。接下来看《鬼吹灯》,这部书网上传言说是天下霸唱抄袭一位老教师的,理由之一是,此书文字老辣,书中人物张口闭口文革语言,没有那段时期经历的人写不出来,读完之后不禁哑然失笑,想我也会吟几首天安门诗抄,什么“欲悲闻鬼叫,我哭豺狼笑。洒泪祭雄杰,扬眉剑出鞘”之类的,难道我也非得找多啦A梦,坐着它的时光机器去文革时代溜达一圈不成?

说到文字老辣,我看无非是书中有些“气死小辣椒,不让独头蒜”一类的谚语罢了,[……]

继续阅读

2009/01/06 - - 5 条评论

高阳《清宫外史》上册,其中关于“绍兴师爷”的一段颇为有趣,兹录于下:
“天下幕友,浙江绍兴人居多,通称‘绍兴师爷’,尤其是刑名,精于律例以外,并有师承秘传的心法,一案入手,先定宗旨,要救什么人?所以纪晓岚戏称此辈为‘四救先生’,四救中最重要的一救是:‘救生不救死’。说起来是体上天好生之德,多积阴功为儿孙造福。其实,‘救死’则无非昭雪冤抑,虽可扬名,不见得有实惠,救生则犯人家属,必然尽力所及,花钱买命。如果遇到富家子杀人的命案,若能设法开脱,那就予取予求,吃着不尽了。

“当然,这非上下联手不可。因此,幕友贵乎广通声气,自成系统,不然有天大的本事亦行不通。也因此,学幕贵乎师承,先从州县着手,有了[……]

继续阅读

2008/11/28 - - 4 条评论

我一直很羡慕出生在建国以前的人,很小的时候就可以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。虽然背诵四书五经的同时,屁股后面跟着的除了老师,还有戒尺——,我情愿有这把戒尺。看看旧时的儿童读些什么:“混沌初开,乾坤始奠。气之较清上浮者为天,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。日月五星,谓之七政;天地与人,谓之三才。日为众阳之宗,月乃太阴之象。……”最不济也还是“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。日月盈昃,辰宿列张。……”《千字文》短短一千个字,天文地理,农事律吕,古往今来,上下四方,无所不包。现在呢?“春天了,大雁又飞回来了……”排排坐吃果果,字认不了几个,对世间万物的认识,也几尽于无。不幸的,我也是这样跟着“大雁”长大的。

时至今日,只好发挥自[……]

继续阅读

2008/11/14 - - 9 条评论

有个荡妇名叫秋海棠,因为伙同奸夫谋害本夫,在县衙过堂。县太爷审完案,在后花园散步,心里边老忘不了适才审案时秋海棠那灵转秋波和花容月貌。师爷在一旁见老爷若有所思,便凑上前拱手问道:“老爷因何烦恼?”县太爷一愣,脱口而出道:“秋海棠。”师爷心想“秋海棠”是什么意思?但老爷开了口不能不有所回应啊!目光一瞥,见园中海棠花儿开得正艳,恍然大悟:老爷要考考我,“秋海棠”是个上联。赶忙对了个下联:“夏山药。”

县太爷魂游天外,一门心思全在秋海棠身上,听师爷说了“夏山药”三字。随便接口道:“带叶秋海棠。”师爷听老爷又出上联,忙打叠精神对道:“连须夏山药。”县太爷想着秋海棠楚楚动人的风姿,道:“一枝带叶秋海棠[……]

继续阅读

家训语录,常被认为是腐儒村言而不堪入目。可是其中往往有颠扑不破的至理名言。比如这句“不重摄生是无志,无端病弱是耻辱”,我就深以为然。其实我又何尝不是不重摄生的无志之人?本性不能务实耐久,容易沉湎所好,是我之一大病。上网无节制,读书无节制,做什么都容易上瘾,每天不到破晓不会上床,头渐晕而眼渐花,逝者如斯而一事无成,可谓玩物丧志之至了!不重摄生必然病弱,一事无成,徒耗米粮,自然耻辱。少小不努力,老大徒悲伤。说滥了的话,也许到老才能体会其中深意。[……]

继续阅读

2008/11/05 - - 0 条评论

说到三月三,想起王羲之的《兰亭集序》,天朗气清,曲水流觞,不亦快哉!《荆楚岁时记》载:“三月三日,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,为流杯曲水之饮。”曲水流觞之始,正史不载,《续齐谐记》曰:“晋武帝问尚书郎挚虞曰:‘三日曲水,其义何指?’答曰:‘汉章帝时,平原徐肇,以三月初生三女,至三日俱亡,一村以为怪,乃相携之水滨盥洗,遂因流水以滥觞,曲水起於此。’帝曰:‘若此谈,便非嘉事。’尚书郎束晳曰:‘挚虞小生,不足以知此,臣请说其始。昔周公卜成洛邑,因流水以泛酒,故逸诗云:羽觞随波流。又秦昭王三月上巳,置酒河曲,有金人自东而出,奉水心剑曰:令君制有西夏。及秦霸诸侯,乃因其处立为曲水,二汉相缘,皆为盛集。’帝曰:‘[……]

继续阅读

2008/11/03 - - 1 条评论

关于“君子不器”,朱熹如是说:“子曰:‘君子不器。’器者,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。成德之士,体无不具,故用无不周,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。”南怀瑾《论语别裁》:“如照字面翻成白话就很好笑了——孔子说:‘君子不是东西。’提到这个思想,我常说我们中国人实在了不起,各个懂得哲学,尤其骂人的时候更是如此。譬如说:‘你是什么东西?’拿哲学来讲,我真不知道我是什么东西,因为人的生命究竟怎么回事,还搞不清楚嘛!所以真不知道我是什么东西。但孔子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因为‘为政’要通才,通才就要样样懂。‘不器’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,一个为政的人,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。从表面上看,一个很好的大政治家,好像一个[……]

继续阅读

“七月七日长生殿,夜半无人私语时。”私语为何一定要在夜半无人之时,恐怕除了私语之外,另有事情好做,选在夜半无人之时,正好避人耳目。世间多少红男绿女,“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”,却也并非一定在七夕。只是必在夜晚,明月当空,枝桠掩映,朦胧晦明之际,正是明末文人所说的“交关有趣”之时。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,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七夕之会,除却私语之外,定无它事。试想几千年来,他们春风一度之夕,有多少世俗的眼光穿越夜空在注视着,他们连耳鬓厮磨、喁喁低语,都要怕隔墙有耳,遑论其它?怎么能象唐明皇与杨贵妃那样有大把时间从容缠绵。证据不是没有,只看千百年下来,织女始终不曾文王有信,便可知所言非虚了。

可是不知[……]

继续阅读

造物虚生之人